AI的诗

《阳光失了玻璃窗》共收录 139 首诗作。诗集里的每首诗,都配有一张大概只有《意林》或者《青年文摘》才会使用的图片,它也是小冰创作的灵感源。在分析画面内容之后、完成最终诗作之前,则是一段在人类的创作中也不可探知、不可推论、不可得证的“黑盒子”阶段。

即使是研发小冰的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也只是归纳出了一些行文偏好和技巧,例如它偏好小鸟、太阳、影子等意象,并执着地热爱“老槐树”。

它以 27 个化名,在天涯、豆瓣、贴吧、简书等网络平台等发布诗歌,并向多家媒体平台投稿——当然,也是化名。直到官方宣布前,它的人工智能身份始终没有被任何人发现。

作为能在分秒间学习几万首诗的人工智能(人类可能需要一星期才能看完几万首诗),小冰的学习对象是 1920 年代至今的 519 位中国现代诗人。在学习到第 10 次时,它的作品几乎是不可读的;当学习到 500 次,诗句的通顺度已经大大提高;而当学习次数达到 1 万次,你就看到了这本诗集。

当代诗人陈东东的评价如下: 
就目前读到的这本《阳光失了玻璃窗》而言,小冰只是在拆卸、重组一些词语、意象,其原理也许不过是一种算法,而绝非创造。它并不能混同于真正的诗歌,它大概只相当于充气娃娃——充气娃娃的问题是没有内在性,而只能是纯服务,不可能出于欲望,这跟写“诗”的小冰一致。然而诗不仅是用来阅读的,更是用来写作的——写作者的创造欲亦是诗歌发生的重要缘由,小冰却绝不会有出于自身欲望冲动的写作缘由。那么,机器又如何可能写出“人类的诗篇”呢?
我想我太太梁小曼说得更好,她前两天在微信朋友圈转发黄灿然译布莱希特的诗,写了一小段话:“若没有从我们全部的人类经验中诞生,承接,阅读,解码,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诗。一个AI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诗?换言之,AI的所谓‘诗’有一丁点意义吗?这是毫无希望的事情,也是愚蠢的事情。”
这个讨论的实质其实是人工智能能传递情感吗?

我一直认为,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的情感,一般认为“融入了作品的情感呢”和欣赏者所感受到的情感并不是一码事,就像录像一样,在转化为作品的时候,受制于作品的表达形式的限制,这个情感是失真的,不完整的,完全依靠欣赏者的大脑来进行补完,不幸的是,这个录像的帧率远远低于24帧/秒,所以补完出来和创作者的原始情感就会有不小的偏差,而这个偏差的大小,取决于创作者的能力水平,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欣赏者情感和经历方面与创作者的差距。

韩寒曾经说自己的作品的写作目的自己都没法回答正确,我觉得这并不是很奇怪的事情,本来创作的目的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往往只是一股冲动,而作品能表现出来的只是其中一部分,然后又由于创作者的创作不可避免的带有创作者学习其他作品的痕迹,可能引入了一些噪声,再传达到欣赏者大脑里的时候,大相径庭也不是很难理解的事情。

那么换成人工智能呢?如果人工智能没有情感,更不会有创作的冲动,它的创作就只能是模仿的痕迹,但并不是说别人不能从中感受到情感,就像剪辑画一样,从别的作品里剪辑的碎片,在原本的作品里表达的情感,在剪辑画里有了新的含义,但这个含义,作为作者的AI本身并不能理解。

还像一些自然风光,往往被传说赋予各种动人的情感,自然并没有这种情感,但欣赏者却可以欣赏到,这就是欣赏者自身的补完。

但我们欣赏作品,最初往往是希望体会创作者的情感,因此对于一个AI来说,既然它本身没有情感,那也就没有最初体验的目的了,若是微软给小冰设置一个细致的背景故事,说不定倒会有宅男们蜂拥而至呢。

1 条评论:

  1. AI 的创作能经由脑补来赋予意义。

    所以脑补最高。

    ;)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