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用上了iTouch,这上面用来上推的程序很多,依照对我fo的人的客户端的观察,我选择了官方客户端Twitter和TwitBird这两个客户端。顺带一提,TwitBird免费版有广告,虽然不是时刻都出现~它还有Premium和Pro两个更高级的付费版本,看了下界面方面变化不大,多了些用处不大的功能而已。。操作方面估计也没啥变化。。。
功能方面两个都差不多,支持api,支持非官方RT(格式不同),可以翻译等,但两个都用了一番之后发现还是官方客户端用起来比较舒服。为什么?如标题所说,Twit有空间浪费和操作繁琐两个缺点。先来看看两个截图:
左边是Twitter,右边是TwitBird。图片来自App Store
如你所见,两个界面上都差不多,但是TwitBird在文字和头像之间隔了那么宽的间距是为神马!!!
也许这张图对比不够明确,看TwitBird另一个主题就更明显了:
左边是默认主题,右边是类似Twitter的主题。图片来自App Store
可以看到,TwitBird在文字左右两边都留出了很宽的间隙来保证界面所需的空间。不但左右如此,上下也是如此。这样的后果就是一个屏幕上TwitBird上只能看到更少的推,也就是说用户需要翻更多的次数才能看完TL。
界面是为使用服务的!!!居然降低使用感受来增加界面美观性!!(而且也不美观多少)
手机屏幕本来就小,是的,iPhone已经很大了,但和电脑比起来还是小,iPad大一点,但和32寸显示器比起来还是很小。而且iPad不再是典型的移动设备了。我们只讨论手持设备。
在这么小的屏幕上如何容纳更多的信息才是第一需要考虑的问题,小屏幕用户对界面美观的需求和大屏幕用户对界面美观的需求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更多的看重细节上的精巧,主体上融洽就行,因为眼睛离屏幕近;后者则更偏重界面各个元素之间的搭配是否和谐。
那么,这样的空间浪费就是一个巨大的失误!!
同样的空间浪费还体现在下边栏按钮的设计——少了一个按钮位置而且把可以放在上方的新建按钮挪到下面来了。这样还造成了操作的繁琐。
Twitter上我们只需要在一个界面上就可以切换到TL页(TimeLine页面),mention页和DM页,TwitBird则需要点左上角的TwitBird按钮切换回账号页面才能点击mention栏去看mention页面。
这样的繁琐操作在Twitbird上很常见:
比如打开程序后第一个屏幕是账号选择页面: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需要在手机上使用多个twitter账号并且频繁切换的,即便如此你就不能像Gravity一样记住退出时所在的界面并且打开的时候显示这个界面么?
比如选择发推后默认屏幕显示的是功能按钮而非打字屏幕,无论是新建还是回复还是RT,作者经常发不需要文字的推么?
主界面的按钮时更换背景图片而不是更换主题,要知道背景图片可是大部分被遮挡的,而且更换主题不是更有需要么?同样,设置按钮被挪到账号选择的页面去了,就是说换个主题还得先按两次返回去回到那个界面。
明明设置里有Shake to Read的选项却还要在主界面放一个“标记已读”的按钮。。好吧,作者我知道你已经嫌那个位置太宽松了。
最后还一点是关于RT的,据我观察大多数人习惯看评论在前的RT格式,因为twitter的阅读习惯就是前面的是最新的,但Twitter和TwitBird两个客户端的RT都是进入后光标在最后位置,而触摸屏移动光标到最前其实不那么方便,Twitter的RT格式是用引号括起来,这样在后面打字还无所谓一点,TwitBird的格式是放一个“RT”在前面表示转推,这样评论的时候就必须自己加间隔符号或者移动光标了。难道苹果不支持移动光标位置么。。
移动程序的设计,是方寸之间的艺术,永远,永远不要出现“空间太多没法用”这样的情况,操作行为方面,常用的按钮应当放在(相关的)常用的界面上,主界面应当是用户最希望看到的界面,载入图片最好是和进入后第一个页面无缝重合(在UCD大社区有文章提到但找不到了,不是这篇。),这个web页面(可以看作web app)也是同样,紧凑永远是第一位的,操作便利也是。
记住,用户会死死地盯着你设计的界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