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投币售货机【转】

孩子不是投币售货机【转】(2009-08-11 09:59:51)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90675.htm

投币式售货机的起源说起来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时,极富盛名的发明家希罗发明的圣水自动销售设备:当在机器顶上的槽接受了投币者的硬币时,机器就会分配一定份量的圣水给投币者。这是一种契约的体现,目的是为了实现等价交换。
随着时代的前进,投币式售货机提供的商品范围越来越广:啤酒、零食、生活用品、车票……

投币,按钮,“哐当”一声,货物就来到了你的手上。生活从未如此便捷过,你甚至不用和售货员进行交流,就能完成整个购物过程。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投币式售货机在家里蹲的发源地——日本——特别流行。

投币式售货机的背后,映射出的是快速消费文化的极致:

1.付出金钱

2.立即得到回报

而在这极简的流程背后是商品范围的单一化、生产的标准流程化、高压力下的极端成本控制。这一切,对于追求效率的现代人来说,都是可以理解,并敞开双臂拥抱欢迎的。

但是,我们的孩子不是投币式售货机!

最近见诸报端的广西南宁网瘾治疗所打死16岁小孩的案件,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正好映射了当下这个年代的家长,在价值观方面的整体迷茫。

从建国以降,国人的精神价值观几经折腾、摧毁、再建,最终妥协为‘一切向钱看’。在信仰普遍缺失的前提下,对金钱和技术的疯狂迷恋,导致人们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很简单的解决方法:用钱来创造技术,用技术去解决一切。

却不然,这世间有太多事物是我们目前还无法参透的,是无法用当前的‘科学’能解决的。而且医学是否真正是一种科学?这还有待商榷。

不过,上面说的是真正的科学层面,而网瘾这个略带讽刺的词汇其本身完全就是伪科学。我们在互联网上能够找到的最早关于网瘾(Internet Addiction)的论述来自于1995年,纽约的精神病医生Ivan Goldberg的一段近似于调侃的语言。他将精神病学中对赌博瘾的描述,替换了关键词,作为网瘾的定义。因此其在精神病学界充其量只是一个饭后笑料而已。

但这些个在学术界本无定论的东西,被国内某些专家包装、利用,摇身一变成了‘国际学术成果’。然后各种建立在这个荒唐基础上的疗法开始四处横行。

有人质疑相关部门在这个事件中的缺位,但是监管只是一种手段,如果没能从本质上认识到这个时代的浮躁,根本无助于解决整个事态。就像上个月卫生部发 文,禁止在网瘾治疗过程中使用电击手段。可有的家长表示不理解,认为不电击,自己的孩子就听不了话。这种纯粹追求结果的思维方式,正是当下急功近利价值观 的现实投影。

其实这世上本没有什么叫做网瘾的精神病,只是在大部分家长找不到正确方法与孩子沟通时,无法理解孩子所处的互联网世界时,那些卑鄙的商人看到了这个 商机,趁虚而入,给习惯于通过‘付款’这么一种简洁方式解决问题的家长提供了一条看似方便的捷径。他们把这台‘网瘾治疗所’牌售货机放到了迷茫的家长面 前,没有多少家长挡住了这种诱惑,于是家长们选择了投币,希望投币后就能获得一个全新的孩子。

但是,我们的孩子不是投币式售货机!

他/她需要挫折,以此来明白人生的道路本不平坦;

他/她需要娱乐,以此来冲淡生活的无奈;

他/她需要迷茫,以此来迎接未来的醒悟;

他/她需要空间,以此来构建属于自己一代的世界。

……

如果,如果这一切都被家长们视为毫无必要,乃至应该拔苗助长,那么定将会有更多的“为什么我们爱孩子却遭孩子恨”这类疑问产生。

没有哪一个和平年代是用集中营的方式来训练出一批又一批成功人士的,因为在成长的路上,这不是斯巴达,这也不是福特公司的流水线。

人一辈子,必定是要经历很多段不同的经历,才能逐渐恍悟、逐渐总结、逐渐进步的。人与人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在每个看似平凡的个体背后,都有着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各位80后、70后、60后的家长们,回头看看你们走过的路,真正的幸福往往诞生于沉重的痛苦之后。

停下脚步,思考一下人与人之间的维系到底是什么,好好思考那些看似没效率的成长经历,好好想想以前那种融洽的家庭氛围。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多给他们 一些犯错的空间,多一点转换视角的交流。要知道,如果你的爱是对方不想要的,而你又强给的话,那就不是爱,而是暴力,招来的只能是憎恨。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真正可以治愈‘网瘾’的,还是家长您这颗为他们操劳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不管什么文化,都是人自己创造的。但我们是利用它,还是被其利用,其实就在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中。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好好珍惜与彼此相处的机会,不要让一些骗术夺去了你们宝贵的时光。将自己的家庭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幸福自然来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